新万博

媒体报道

《中国投资》:中国巨石:玻纤行业巨子在埃及坚韧成长

来源:《中国投资》 作者:项茹冰发布时间:2016-12-02

玻璃纤维是一种坚硬而轻盈的材料,主要用于绝缘和加固复合材料,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制造、输水管道和屋顶材料。

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成立于江南水乡桐乡,以玻璃纤维及制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主营业务,是我国新材料行业进入资本市场早、企业规模大的上市公司之一,是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经营玻璃纤维业务的核心企业。

早在2008年,巨石的玻纤产能就已经实现世界第一。目前公司总资产240亿元,总员工数8500余人,总产能120万吨,其中:浙江桐乡、江西九江、四川成都三个国内生产基地产能104万吨,埃及玻璃纤维生产基地产能16万吨,另外计划在美国建立8万吨玻璃纤维生产基地。

公司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无碱池窑、中碱池窑设计和建造技术,研发了国际首创的纯氧燃烧技术并进行了工业化应用,大大降低单位产能能耗。公司建有国内***、设备最先进的玻纤研发实验基地,包括省级重点实验室、研发中心、技术中心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机构。2011年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,2012年9月被认定为***企业技术中心,2014年公司获得了国家工信部、财政部联合授予的“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”。

从桐乡走向埃及

2010年9月当时欧盟委员会做出初裁:对中国进口的玻璃纤维粗纱、短切纱产品征收高达43.6%的惩罚性关税。加上原先7%的进口关税,这些出口欧洲的玻纤,总计要缴纳高达50.6%的进口关税。虽然在中国方面的积极应诉下,终裁结果判定的反倾销税税率为13.8%,但一场场没有硝烟的贸易大战,让中国巨石坚定了走出去的决心。

经过对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环境进行考察和比较后,中国巨石决定在埃及建立玻纤生产基地。在埃及建厂,第一可以有效利用埃及与欧盟的双边政策,欧盟对从埃及进口的产品免征进口关税;第二是埃及地理位置优越,靠近欧洲,并挨着苏伊士运河,既可填补中东乃至非洲产业空白,同时兼顾土耳其、印度等市场;第三是天然气储量较丰富,天然气和工业用电价格均低于国内,生产原材料也可在当地解决;第四是劳动力资源丰富。

巨石集团在埃及的项目分为三期。第一期8万吨产量已投入生产,今年6月,二期8万吨池窑拉丝生产线也已经成功点火。预计到2018年,所有生产线将会全面投入运行。届时巨石在埃及的总产能将达到20万吨,上述产能将主要销往:欧盟国家(占总产能的50%左右);中东、土耳其以及印度(占总产能的40%左右);埃及本土销售(占总产能的5%)。

动荡中坚守

2011年以来,埃及已经经历过两场革命。2011年2月的革命推翻了长期在位的胡尼斯·穆巴拉克,2013年7月军方发动的革命又推翻了穆罕默德·穆尔西总统。

巨石埃及项目于2012年1月破土动工,正好赶上埃及政局最动荡的时候,当时很多西方投资者出于安全考虑纷纷撤资。但是,巨石集团在开展可行性研究后,还是决定在红海附近的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设立生产线。项目历时22个月,于2014年5月全面投产。坦白讲,当时克服困难主要还是巨石人不服输的拼劲和韧劲。为保证一期项目顺利投产,公司加班加点抢进度,2013年农历新年仅放一天假。另外,我们也与埃及政府保持密切沟通,对于公司成立和运营过程中政府审批环节的重要结点都派专人跟进,与政府主责部门对接,将因政府变动对项目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。

穆斯林国家和政局不稳定,对于任何投资者来说可能都是挑战大于机遇,但是我们看到经历政变后的埃及,目前政局已经相对比较稳定,处于百废待兴状态,新一届的政府致力于经济发展,同时埃及各项工业和基础设施都比较薄弱,对企业来说原材料供应、成熟的产业劳动力供应不是很充足,但同时也给了企业很多新的投资机会。

本土化之路


巨石是埃及乃至非洲地区第一家玻纤生产企业,巨石一期项目不但填补了埃及玻璃纤维的空白也填补了非洲的空白,同时二期、三期的投产将使得埃及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玻璃纤维生产大国,为促进埃及玻纤下游复合材料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。

中国人和埃及人之间存在着语言、文化上的隔阂,管理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。要在埃及站稳脚跟就必须走本土化的道路,除少数高层管理人员,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很多都由埃及员工担任,这样既解决了文化隔阂,又给埃及员工提供了上升空间。让埃及人掌握技术,让埃及人去开发市场,并让埃及当地员工进入企业的核心管理团队,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和行为习惯来带动员工,按照他们特有的思维方式来领导员工。

几点建议

1.守法守信,诚信为基。对埃及政府和员工,对广大供应商和客户以诚相待,在他们心中建立了信用,树立了良好的公司形象,也让当地员工以为公司工作为荣,为公司长期稳定运营打好基础。

2.文化融合,以人为本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,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习俗,要以德服人,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,尽量满足员工的合理诉求。我们看到许多海外项目失败的原因,最关键的是出在文化的融合上。只有发挥榜样的力量,发扬大爱的文化,在“走出去”的过程中,发自内心地去爱一个个与你不同文化、不同肤色、不同理念的外国人,才能得到他人的理解,做到这点虽然很难,但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文化的沟通和融合,为成功打下非常重要的基础。

3.创建团队,管理为主。要加强管理型人才的配置。许多公司在国外的项目建设过程中,配置的管理人员往往以技术型干部为主,技术干部在处理具体问题时能力比较强,也具备专业水平,但是在管理人的过程中往往简单粗暴,缺乏艺术化的管理方法,在面对不同思维方式的外籍员工时,很容易引起误解和矛盾。在国际化过程中,最重要的往往不是管事而是管人,我们的经验是,只要把人管好,把与员工的关系处理好,让所有员工能够积极、主动、快乐地工作,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。

4.发展共赢,本土为先。本土化的思想要贯穿始终。在海外工作不能总是拿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来开展工作,而是要以当地人的思维方式开展管理。有些工作、有些岗位,一定要解放思想,让当地人进入企业的核心管理团队,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和行为习惯来带动员工,按照他们特有的思维方式来领导员工,这样就会使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5.迈向成功,坚持为核。要坚持不懈。海外项目都会面对很多困难,但在困难面前坚持最重要,许多时候都是坚持才看到了最终的胜利。企业转型升级、国际化过程中,在困难面前只有不断坚持才能克服困难,取得成功。

(全文下载)

媒体报道链接:

《中国投资》:中国巨石:玻纤行业巨子在埃及坚韧成长